免费问诊 登录 注册

医誓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首页 / 医典 / 《人体解剖学》 / 一、肛区

一、肛区

1.皮肤和筋膜

肛门周围的皮肤形成放射状皱襞,富含汗腺和皮下脂腺。浅筋膜内脂肪较多,尤其是在坐骨直肠窝内填充有大量脂肪。深筋膜贴在肛提肌和尾骨肌的下面,称为盆膈下筋膜,参与盆膈的组成。

2.肛门外括约肌sphincterani externus

(图9-21)

为环绕肛管的横纹肌,具有括约肛门的作用。可分为皮下部、浅部和深部。

(一)皮下部位于肛门周围皮下,为环形肌束,围绕肛管的下部。前方附着于会阴中心腱,后方附于肛尾韧带。肛尾韧带为位于尾骨尖和肛门之间的结缔组织束。皮下部括约肌作用不大,损伤后,不致引起大便失禁。

会阴的分界

图9-20会阴的分界

(二)浅部位于下部的深面,深部的外方,起于尾骨及肛尾韧带,向前止于会阴中心腱。

(三)深部位于浅部的深面,为环绕肛门括约肌的环形肌束。

肛门外括约肌的浅部和深部、直肠下份的纵行肌和环形肌增厚形成为肛门内括约肌以及肛提肌的耻骨直肠肌纤维一起,共同形成一肌性环,围绕肛管和直肠的交界部,称为肛直肠环,具有括约肛门、控制排便等重要作用,若术中不慎损伤,可导致大便失禁。

肛门内、外活约肌及肛直肠环

图9-21肛门内、外活约肌及肛直肠环

盆腔后部冠状断面和模式图

图9-22盆腔后部冠状断面和模式图

肛门外括约肌由肛神经支配。

3.坐骨直肠窝

(图9-22)

坐骨直肠窝是位于肛管两侧成对的腔隙,呈底朝下的楔形。其内侧壁为肛门外括约肌、肛提肌、尾骨肌及盆膈下筋膜;外侧壁为坐骨结节的内面、闭孔内肌及其筋膜;顶向上,为内、外侧壁相交处;底朝下;为皮肤;向前伸入尿生殖膈的上方,形成前陷窝;向后可延入尾骨肌、骶结节韧带与臀大肌之间,形成后隐窝。在外侧壁坐骨结节下缘上方2-4厘米处,有由闭孔内肌筋膜形成的筋膜鞘,称为阴部管pudendalcanal 或Alcock管,该管包绕阴部内血管和阴部神经。在坐骨直肠窝内,除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外,有大量脂肪和纤维隔,称为坐骨直肠窝脂体,具有弹性缓冲作用,在排便时容许肛管充分扩张。当肛门周围感染时,可引起此窝内的炎症和脓肿。感染可经肛管前方或后方扩散到对侧,或穿过肛提肌蔓延至盆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