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问诊 登录 注册

医誓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首页 / 医典 / 《人体解剖学》 / 二、脊髓的被膜

二、脊髓的被膜

脊髓的表面有三层被膜(图11-6),对脊髓起着营养、支持和保护作用。最外面一层为硬脊膜,向上附着于枕骨大孔边缘,与颅部硬脑膜相续,向下达第2骶椎,形成硬膜囊。再向尾侧硬膜包绕终丝表面,向下附着于尾骨背面。硬脊膜与椎骨骨膜之间的间隙为硬膜外腔,其中充满富于脂肪的疏松结缔组织,椎内静脉丛位于此腔内。腔内常为负压。

中层为蛛网膜,紧贴于硬脊膜的深面,由结缔组织构成,菲薄透明,无血管,向上直接延续为脑的蛛网膜,向下达第2骶椎平面。蛛网膜与其外面的硬脊膜之间有一潜在的腔隙,为硬膜下腔,内有少量液体。蛛网膜与其深面的软脊膜之间的腔隙叫做蛛网膜下腔。该腔向上经枕骨大孔与脑部的蛛网膜下腔相通,向下达第2骶椎高度。腔内充以脑脊液,脊髓和脊神经根皆浸于脑脊液中。由于脊髓的末端仅达第1腰椎高度,故第1腰椎至第2骶椎之间的蛛网膜下腔相对扩大,称为终池。终池内只有腰骶部脊神经根构成的马列尾和终丝。临床常在此进行腰椎穿刺。

椎管及其内容物横断面(模式图)

图11-6 椎管及其内容物横断面(模式图)

软膜紧贴于脊髓的表面,为一层富于血管的结缔组织膜,故又称血管膜。在脊神经前、后根之间,软脊膜形成齿状韧带,其尖端附着于蛛网膜及硬脊膜,起固定脊髓的作用。脊髓的血管行于软膜内,并随软膜进入脊髓的沟裂中。